毛公鼎,是西周 宣王年間(前828年-前782年)毛公后代、宣王的叔父毛公瘖为纪念宣王对自己的任命以及告诫所鑄造的青銅 鼎,腹內刻有500字金文冊命書,字數為舉世銘文青銅器中最多 [1] [2] 。
毛公鼎(Duke Mao Tripod),西周晚期青铜器,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,清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出土于陕西岐山(今宝鸡市岐山县)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高53.8厘米,腹深27.2厘米,口径47厘米,重34.700公斤。口饰重环纹一道,敞口,双立耳,三蹄足。
西周晚期 西元前827-782 毛公鼎. 高53.8公分,腹深27.2公分,口徑47公分,重34.7公斤. 毛公鼎以其器腹內壁的銘文而為國之重寶。
《毛公鼎》腹內鑄有32行、共500字銘文,是西周晚期一篇完整的冊命書。 文中提到周宣王在位初期,想要振興朝政,遂命叔父毛公瘖(也有译作毛公歆)處理國家大小事務,命毛公一族擔任禁衛軍,保衛王家,並賜酒食、礼服、玉石、车马、兵器,毛公为感谢任命、特铸此鼎以作纪念。
《毛公鼎》腹內鑄有32行、共500字銘文,是西周晚期一篇完整的冊命書。 文中提到周宣王在位初期,想要振興朝政,遂命叔父毛公瘖(也有譯作毛公歆)處理國家大小事務,命毛公一族擔任禁衛軍,保衛王家,並賜酒食、禮服、玉石、車馬、兵器,毛公為感謝任命、特鑄此鼎以作紀念。
双立耳,深腹外鼓,三蹄足,造型端庄,纹饰素朴。腹内铸有铭文32行、497字,为周宣王对毛公的“册命”之辞。铭文先追述了文、武二王时期的升平盛世,次及当下时局艰困,接着周宣王册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,并对其谆谆告诫,最后赐给毛公命服及车马等物。
2023年8月14日 · 毛公鼎腹内500字的册命文训,文辞华美,且古奧艰深,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。其内容叙事完整,记载详实,被誉为“抵得一篇《尚书》”,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。 毛公鼎不仅有极高的史料价值,而且器型优美,各个元素充满了生活气息。
自从毛公鼎出土以后,它的传奇般的经 历一直受到业界人士的关注。多年来, 经过多方知情人士的不懈考证,毛公鼎 出土后的曲折经历已经越来越清晰了。 然而,不久前笔者在上海档案馆的一个 发现,却又为我们揭开了毛公鼎经历中 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内幕。
毛公鼎,周宣王年間所造,清道光年間出土,與大盂鼎、大克鼎並稱晚清“海内三寶”。毛公鼎上刻有500字銘文,為當今出土的銘文青銅器中,文字最多的一個,鼎上銘文是一篇冊命書,提到周宣王在位初期,想要振興朝政,遂命毛公處理國家大小事務,又命毛 ...
毛公鼎,周宣王年间所造,清道光年间出土,与大盂鼎、大克鼎并称晚清“海内三宝”。毛公鼎上刻有500字铭文,为当今出土的铭文青铜器中,文字最多的一个,鼎上铭文是一篇册命书,提到周宣王在位初期,想要振兴朝政,遂命毛公处理国家大小事务,又命毛 ...